大家好:


我是若如初见001-止水(图虫第13帖)

感谢图虫的各位朋友的支持,写一个帖子非常不容易,如果感觉我分享的教程简单,实用,不绕,真诚,麻烦您:

1 关注我

2 点赞鼓励我

3 我的QQ:18972981(加时候注明:图虫网友)

当然您也可以加我系统学后期


感谢图虫给了大家这个平台, 感谢图虫的所有工作人员,辛苦!


往期帖子传送门:

https://ruoruchujian001.tuchong.com/t/15792436/(2万高感降噪)

https://ruoruchujian001.tuchong.com/t/15854750/(人像后期干货调色)

https://ruoruchujian001.tuchong.com/t/15891357/(一分钟胡片变高清)

https://ruoruchujian001.tuchong.com/t/15937254/(详解清晰与通透)

https://ruoruchujian001.tuchong.com/t/15993160/(后期调色思路和工具详解(玩转雾霾)

https://ruoruchujian001.tuchong.com/t/16066941/(一分钟教你调出德味,调色无需太复杂)

https://ruoruchujian001.tuchong.com/t/16155373/ 糖糖爸爸:为你分享拍娃党的一切(超详细)

https://ruoruchujian001.tuchong.com/t/16291168/(一篇用心长文:送给新手的摄影后期课)

https://ruoruchujian001.tuchong.com/t/16396519/(丢失的橱窗哪去了(夜景后期高画质详谈)

https://ruoruchujian001.tuchong.com/t/16582294/(消失的佛灯哪去了?后期贵在巨细和交代清楚)

https://ruoruchujian001.tuchong.com/t/16745635/(不怕器材廉价,教你霸气后期重塑光影)

https://ruoruchujian001.tuchong.com/t/17104949/(镜头99%不存在跑焦,是你根本不会用,详谈跑焦)

https://ruoruchujian001.tuchong.com/t/17968167/(你的后期学了很多年,为什么一直无法提高,后期误区详谈)

注:欢迎转载,但不能随意删减更改内容,占为己有(删减更改署名,变成自己的文章)

否者我会追诉其责任,请尊重原著!


转载必须注明原帖出处(图虫网)和我图虫的ID(我图虫ID:若如初见001-止水)




此贴涉及的图片参数,可到我图虫主页去看:https://ruoruchujian001.tuchong.com/




本帖主题:


我用尼康24-120mm f/4G ED VR 拍的图:


19526762.jpg





附:此贴同样适用:佳能24-105mm f/4L IS USM




引言:


首先这是一个长贴,但绝非器材闲聊贴,我的文章从来不写水贴,这个帖子我准备了大概半个月,我会详细交代每一个我知道的细节,在过往几个帖子,我大量写了许多后期调色的帖子,也受到了大家的支持和鼓励,让我受宠若惊,因此我拿出我最至诚的分享,上个帖子(跑焦误区的帖子)我写了器材,前期,后期的误区和关系,也感受到了大家的强烈支持和互动,鉴于此,我决定把大部分人都关心的问题,尤其新手关心的问题进行下汇总,那么今天的话题是,标变镜头


尼康和佳能的24 70 2.8 (不管1代和2代)

尼康: 24-120mm f/4G ED VR

佳能:24-105mm f/4L IS USM(不管1代和2代)

这类镜头被称之为标变,标变有什么特点呢?

1 焦段非常方便

2 光圈不是十分大

3 但也不是十分小

4 恒定光圈

5 最大做到2.8光圈

6 许多人认为仅仅是焦距方便,而且光圈不足



尤其是F4的光圈标变,一般被许多人认为是:


1 干活的头

2 甚至狗头

3 尼康和佳能都给了各家的顶级头的标识,尼康(金圈)佳能(红圈)

4 被认为是伪金圈,伪红圈

5 一般作为全画幅套机头


总结下这枚镜头受到批判的主要原因无怪乎以下几点:


1 光圈太小(哪怕是24 70的2.8光圈也仅仅是2.8)更别说F4了

2 畸变略大

3 还有的说对焦不够快

4 背景虚化不给力(还是光圈不给力)

5 在一定程度满足不了虚荣心(至少相比24 70 2.8)

6 弱光下无法战斗

7 网络上用这枚镜头拍的优秀一点的作品太少



而我对这枚镜头看法恰恰相反,比如:


1 虽然光圈是F4,但它确是恒定F4 从24端到120端都可以F4光圈拍

2 焦距无敌,相比之下,更比我手里的24 70 2.8顺手许多

3 它有广角端

4 也有长焦端

5 还有50端前后的标头视角

6 可拍的题材非常广泛,人像,风光,小品,静物,扫街,人文......几乎覆盖了所有题材

7 焦距的无敌,进退自如

8 由于焦段无敌,光圈不算大,但也不算小,总之是一枚毁誉参半的镜头

9 目前在我手里,可以出掉任何一枚镜头,但绝不能出掉这枚标变

10 在会用的人手里是上古神器,在不会用的人手里如同废铁


本帖内容导航:


1 这枚镜头的优缺点是什么

2 能拍什么,不能拍什么

3 你要在什么环境拍

4 弱光下可以战斗吗

5 镜头不是给你拍烂片服务的

6 如何利用它为你出好片

7 光线的影响

8 后期的影响


这枚镜头对我而言就一个缺点,拍砖墙和窗户这类背景时候畸变较大,没办法这是镜头结构造成的,但我不在乎




正文开始:


这枚镜头你不能拍什么?


尼康D810机身,120端 F4全开,没错,许多朋友说,果然光圈不够大,就算开到最大,背景虚化也是不行,伪金圈就是伪金圈

19527598.jpg


首先您要知道景深的知识:

解析景深四要素(简称虚化吧)

1 光圈越大,背景虚化最好

2 摄影师离被拍者越近,虚化越好

3 镜头焦距越大,虚化越好

4 被拍者离背景越远,虚化越好

这是一条起码的摄影知识

观看此图,光圈最大,焦距最大,但背景太乱,主体太多,摄影师离被拍者也不是很近,看起来是靠镜头焦距硬拉近的(我的反面教材图,我拍的)

您这个时候,就不要抱怨镜头光圈不够大,朋友你缺乏起码的摄影知识





同样的参数:120端 F4全开,背景虚化不给力,主体不突出,这次虽然离人物近了些,虚化略微好一些了,但背景依然是非常烂,景深太大,并且把多余的人物拍了进来,所以失败


19527599.jpg



这个图,是主体太多,而且用24端拍的,画面不够和谐,看起来4个僧人,但焦外干扰主体不说,24端的景深本身就大,就算用F4光圈依然不够虚化,主体不突出


19527600.jpg




避免随意拍一个图,这种不美的图,请拒绝

19527601.jpg




小光圈拍的这种,到此一游图,如果您从记录的角度,我支持,从摄影角度,请放弃

19527602.jpg




海边雾霾天,别说24 120 F4 ,70 200往往在这种雾霾环境,黄色的土地沙子都很难出图,请放弃

还是老话:记录生活,除外,但我感觉,记录可以用手机,何须单反?

19527603.jpg




这个图看起来好些,多半身人像,背景也虚化好了些,主体也好像略微好些,但依然是一个废图,因为没有避免周围的干扰物体,请记住:这图,这个环境,您用85定,开到1.4光圈,也不会好多少(从虚化角度)一会下面还有85定的反面教材,别急

19527604.jpg




看似特写,但毫无美感,还是24 120 F4 拍,这种图,仅仅是测试镜头的图

19527605.jpg






好像台阶上下,组合一个V型的线条,但同样没有故事,没有主体,金圈头,再次成了废图

19527606.jpg





爬山虎,颜色而言这次分明,没毛病,但从美感而言,墙壁的青色砖,不能衬托主体更美,所以依然不是一个好图,D810 24 120 F4 又拍出了手机的感觉

19527607.jpg




人物离的比较近,但是背景树木繁茂,没避免掉,加之右边还有大量干扰物体,同样是废片,仅仅是记录图

19527608.jpg



120端 F4全开,人物是蹲下的,获得较浅的景深效果,但没有注意到背景人物的干扰,所以拍的时候,本应该避免才是

19527609.jpg





这次避免了所有杂物,120端 F4  焦距同样最大,光圈最大,为什么虚化依然不好?因为你离人物太远了,结合我刚才说的,摄影师离被拍人太远,景深就大(虚化不好)

19527610.jpg




背景同样避免了杂物,同样120端 F4全开 但虚化依然差劲,因为整体色调太乱,影响主体突出

19527611.jpg





1 离主体较近

2 光圈最大

3 焦距最大

4 虚化差劲

5 因为人物离背景太近(被拍者离背景太近,影响虚化)

19527612.jpg





相对而言不错一个图,背景不是十分复杂,虚化也还可以,那是因为整体色彩相对好些,但这依然不是一个唯美的画风,相对在这些图中,算好的一个

19527613.jpg





多半身,靠的比较近,虚化是最好的一个图,离背景也不算太近,但整体颜色凑齐了:红,黄,粉,蓝,绿,紫..........摄影是减法

19527614.jpg




以上我从基础知识列举了18个图,并且加以文字详细说明

一般而言,抱怨标变不好的人,几乎都是上面这些层级的图,不思考就进行拍摄





下面我们看看换成大家公认的人像王85定如何?


以下所有图都是F2光圈,D810拍


离人物太远,F2光圈几乎没有虚化,和24 120 F4 没啥区别

19527615.jpg





摄影师离孩子够近,但被拍者离背景太近,F2光圈,离这么近,还是虚化不好,要知道这是85定

全画幅的机身,F2光圈,依然无法虚化很好

19527616.jpg




同样,F2光圈,全画幅机身,摄影师离被拍者太远,人物离背景近,虚化也差



19527617.jpg



同上问题,离人物太远了,虽然环境比较单一,主体突出了,但依然没有大光圈85的味儿


19527618.jpg




最后一个85定的图,离人物比较近,虚化也还可以,但背景颜色太鲜艳,有太显眼,所以虚化依然不好

自此:


是不是发现,当摄影师缺乏考虑和缺乏起码的摄影知识时候,设备就是不给力?


19527619.jpg







OK,进入下一个环境,那24 120 F4 应该拍什么图?


上个帖子出现过,既然是24 120 F4 的图再出现一次吧



《钢铁战士》

这组图,我酝酿了好久,起了一个大早,摄影对我而言,不再是单纯的拍照工具,已经变成了我灵魂深处的依托,我不但要记录生活,更要拍出铮铮铁骨,男儿豪情!在祖国的另一边,有一波钢铁战士,他们为了祖国的强大和繁荣,默默奉献自己的一切,说真的,在这个环境,噪音烦杂,我几乎一分钟都待不下去,但他们确坚守了10几年,我除了敬佩和震撼,别无他言,如果说摄影是一门艺术,那此刻请在艺术前面冠以——尊重!




19524084.jpg

19524080.jpg

19524079.jpg

19524077.jpg

19524076.jpg

19524081.jpg

19524078.jpg

19524083.jpg

19524086.jpg

19524082.jpg

19524074.jpg

19524088.jpg

19524085.jpg

19524075.jpg

19524087.jpg





《百岁老人》


这组图拍的非常辛苦,早上5点起床,开车来回几个小时,我很羡慕在这个年龄段依然神采奕奕,除了有些驼背,听力略差,声音洪亮,思维敏捷,进屋和我热情的打着招呼,聊他年轻时候的经历,在百岁这个年龄依然有阅读的习惯,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在深深感染着我,作为一个名儿童和人文摄影师,我喜欢这2个题材是有原因的,儿童的天真,纯洁在拍摄中感染着我,可以瞬间激起我海提时代尘封在心底最美好的回忆,而老一辈人受那个年代的文化熏染,从本性中带着处处可以震撼我心灵的热情和淳朴,总不知不觉中让我相信人的本性一定是善良的......

由于年事已高,给我拍摄的时间依然极短,纯自然光拍摄~


19518112.jpg

19518113.jpg

19518114.jpg

19518115.jpg

19518116.jpg

19518132.jpg

19518129.jpg

19518130.jpg

19518138.jpg

19518142.jpg

19518134.jpg

19518135.jpg

19518140.jpg

19518133.jpg






《慈母手中线》



摄影N年了,早期拍本地和几个临近城市的婚礼跟拍,后来接儿童商拍,去年开始,推掉所有商拍,专拍2个题材:儿童和人文

思维改变如下:

儿童:我在拍摄儿童过程中,可以透过取景器和镜头清晰感受到儿童的纯洁和真性情,可以无时不刻激起我童年尘封的美好回忆,现在专拍女儿

人文:之前对人文纪实这类题材,不屑一顾,但我真正拍这个题材,越来越发现人的本性一定是善良的,你走过的路,接触过的人,他们无不以真性情待我,我拍下他们不仅仅是摄影,某种程度而言,更是对灵魂的洗礼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老人平凡的生活给我不平凡的感触,献给天下伟大的母爱!


19518121.jpg

19518118.jpg

19518123.jpg

19518125.jpg

19518122.jpg

19518124.jpg

19518117.jpg

19518120.jpg

19518119.jpg








《人到晚年》


2017年我拍了2个大量题材,儿童和老人

这个想法绝非突发奇想,我对这个题材是有情愫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大概是由于儿时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这四位老人对我非常关爱,我的整个童年是在这4位老人的各种关爱下长大,他们对我成长中的陪伴起了决定性影响,也大概因为这个缘故,我对老人格外尊重,如今4位老人早已去世,我觉得人能长寿,绝对是福报修来的,我们不一定能活到这个年龄,所以从内心报以最大的尊重是人之本性!

这位老者98岁,给我的拍摄时间极短,极短,我不忍心打扰她每一个动作,耳聋,眼花,但自己可以自理,自己简单洗漱后,步履蹒跚的走上自己的小炕,少许即入睡,在短暂的拍摄过程中,我仿佛看到了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儿时陪伴关爱我的峥嵘岁月,但愿我98岁的时候尚能自理~

祝:健康长寿,阿弥陀佛保佑您~



19518105.jpg

19518101.jpg

19518100.jpg

19518104.jpg

19518106.jpg

19518109.jpg

19518110.jpg

19518103.jpg

19518111.jpg

19518102.jpg

19518107.jpg

19518108.jpg







《姐弟情》


拍摄感触:

这是一份特殊的姐弟情,这2个儿童都是弃婴,被好心人收养,姐姐带着弟弟,幸福的嬉戏游玩,特殊的人生经历并没有剥夺他们对美好童年的憧憬,只要弟弟想做什么,想玩什么,年长几岁的小姐姐统统满足弟弟的需要,虽非亲情,胜似亲情

而我在抓拍他们的过程中,内心是震撼的,感动的,眼眶是湿润的,这是我最满意的一个镜头,如此纯真,幸福

作为一名人文摄影师,每次的拍摄只有感动~


19524742.jpg






《佳妮的学堂》



这是一个被父母遗弃,被好心人收养的孩子,叫佳妮,先天有抽风病,但智商完全正常,跟我闺女糖糖同岁

6岁,本应该是享受父母温暖的年龄,这个年龄的女孩子本应带一丝柔弱,一丝任性,一丝调皮,一丝丝个性,但我和她聊天很久,她给我的所有感受都是:善良,纯真,聊天过程,我泪如雨下,在某种程度把她当成我闺女糖糖去看待,虽然现在的她生活很幸福,养父母也将她视同己出,但我依然祝她更幸福



19526809.jpg




《患难与共的老夫妻》



说实话,扫街拍人文很久了,让我真正感动的题材真的没有几个,这组画面纯属偶遇,并且让我动容感动的,老公步履蹒跚推着患病的妻子,妻子好似习惯了这种照顾,默契的配合自己的老伴,老公认认真真收拾了下垃圾箱内的好似可以变卖的东西,妻子则默默等待老公完成手里的工作,以我的抓拍常态,我会迅速对焦抓拍走人,但这次我没有,我生怕我的拍摄设备惊扰了他们,于是友好的和他们打了招呼,表明仅仅是拍照,老者对我默认点头后,则继续忙他的工作,我不好意思拍摄太多,拍摄结束后,我发了朋友圈,有好心者联系了我,援助了这对夫妻

我想这就是人文摄影师带给我另外的收获和感动,要想感动他人,首先感动自己~

祝福他们!

19526811.jpg

19526180.jpg

19526810.jpg





《与子偕老》



这并不是一对生活拮据的夫妻,相反生活水平还是很不错,儿女孝敬,老大爷今年84岁,老大娘今年80岁,在看到我的到来略显陌生,由于我专拍儿童和人文这2个题材,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建立了信任的温度,老大爷腿脚不好,老大娘犹如恋爱般的少女给自己的老伴扒花生米,室内陈列简陋,但却井井有条,在另外一屋挂着他们夫妇年轻时候的照片,有此人生,夫复何求?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19523162.jpg

19523153.jpg

19523154.jpg

19523161.jpg

19523158.jpg

19523239.jpg

19523156.jpg

19523155.jpg

19523159.jpg

19523160.jpg

19523157.jpg






《九爷一家》


这组图拍的非常不容易,早上4点起床,5点开车启程,来回9个多小时回家,这是我童年姥姥家的邻居,我们都管他叫九爷,在阔别12年以后,携妻子和表妹去看望他们一家,九爷一共哥三,都是未婚,印象中的九爷逐渐模糊,今日再见感慨万千,表妹嘘寒问暖,由于家境贫困,居住甚是简陋,我们送了一些礼物便离开了九爷家,真心祝福:九爷一家幸福伴随


19522806.jpg

19522807.jpg

19522809.jpg

19522802.jpg

19522803.jpg

19522817.jpg

19522800.jpg

19522804.jpg

19522805.jpg

19522810.jpg

19522801.jpg




以上都是我用24 120 F4 拍出的作品,组图的作品,我称之为——有温度的作品,用灵魂在拍摄




下面上其他风格的:


《雪中的恋人》

拍出爱情

开车拍摄,您又知道这对恋人经历了什么?多么温馨的一份画面,引人遐想......

19515492.jpg






拍出正能量



《恪尽职守》

拍这个比较小危险:

工作人员告诉我,这个辐射非常大,我也不顾的那么多,有就有吧,拍2张马上走人,导入电脑看,还很不错,如此敬业~

恩,其实对摄影,我更敬业


19518099.jpg






拍出传统美德


《骄傲的红领巾》


巧合偶遇,小孩女喂奶奶饭,24端拍,此时没有虚化又如何?背景没有化开又如何?

有故事性即可

19518157.jpg





最美“零零”后



这是一名105岁的老人,他是“零零后”,但不是2010年的零零后,她是1913年的零零后,看到这位老人第一眼,差点吓到我,105岁高龄实在身体太好了,状态非常非常活跃,跟我不停的互动,时间关系,拍的不多,但真心祝福她,我的心情也因为拍摄这位最美的“零零后”而高兴起来~


19518080.jpg

19518079.jpg






《姥姥的手》


我在东北农村长大,非常回味儿时奶奶家四合院各种淘气,摘苹果,桃子,杏,还有奶奶家那颗最高的枣树,再次回老家,那是我儿时的记忆~

质朴----纯真----善良----净心



19518162.jpg






街拍类:


《放学》

早就想拍摄一组放学的题材,各种原因没有实现,端着相机,仿佛自己回到了学生时代,纯真,质朴,天真,活泼,善良,令人怀念的学生时代~

再也回不去的曾经



19504574.jpg




偶遇下棋的,巧合拍下

19503811.jpg

19503812.jpg



19526816.jpg

19518074.jpg

19526274.jpg





静物类:



《芳华》

岁月冲走了许多往昔认为的刻骨铭心,但却无法消逝我们的曾经,在那个纯真的时代,仿佛犹如一部老电影,虽然画质堪忧,但却情节如初


19518295.jpg



继续静物类

19526596.jpg

19496633.jpg

19500378.jpg

19503370.jpg

19518065.jpg

19487402.jpg

19526817.jpg




除了以上题材,还可以拍什么?


建筑类啊,24 120 F4 有24端广角啊,随拍


19495304.jpg

19518932.jpg

19519179.jpg


19498474.jpg

19526818.jpg





动物类:



《故乡的羊》



19503429.jpg





这枚还可以拍什么?

拍小心情啊

大场面壮观,但小景怡人,别有一番风味儿~


19526702.jpg

19526701.jpg

19526618.jpg

19526617.jpg

19526623.jpg





还可以出什么?

拍出滑稽感



《算卦生意不景气》


这个图比较搞笑:

一个算卦先生看到我,问我小伙算一卦不?我正在拍照,连忙摇头,他听后立刻拍头懊恼,我刚好抓下这一幕,看来生意不景气啊


19525980.jpg




“见钱眼开”

这个标题是褒义,而不是贬义,农贸大集一个商户生意非常火爆,刚好路过,拍到他劳有所得最美的一面!



19518073.jpg






它还可以拍人像,比如我闺女糖糖:


19520844.jpg

19520849.jpg

19520845.jpg

19520846.jpg

19520871.jpg




很多时候,你需要有一些特殊的拍摄想法,这枚镜头同样给力

突发奇想类:


《一家三口》

外拍结束后的一组突发奇想


19518098.jpg




《别针的爱情》


到新华书店溜达,刚好看到这本书,非常巧合的是有:谈爱情,这3个字,我刚好带了别针,非常应景,OK,出片

19498729.jpg

19526819.jpg




《别样的美》


汽车大灯反射出对面楼房的精致,突发灵感,尼康D750 24 120 F4 刚到手时候拍的


19480149.jpg



《中国式广告》


我拍了整整一个上午,这种情况特别讨厌,没办法

19526820.jpg




创意类,这类就不做镜头参考了,因为是涉及到PS技术的深入技法了,有了好的想法,靠PS来实现,但是24 120 F4这枚镜头太方便了,焦距太理想了,所以,依然是实现你创意想法的利器镜头啊


19526587.jpg

19496266.jpg

19496802.jpg

19526586.jpg

19496357.jpg

19498723.jpg

19491956.jpg

19496115.jpg

19526721.jpg

19526597.jpg


19526761.jpg


附赠部分原图



原图和后期

19526821.jpg

19526586.jpg





作案现场和后期

好几袋子牛奶没有了

19526822.jpg

19496115.jpg




原图和后期


19526823.jpg

19496802.jpg




都说这枚镜头的90到120端是白送的,这种说法不是空穴来风,其中还有说70 300 VR的200到300端是白送的,俗称:成像太差,果真如此吗?未必,是你不会后期,前期缺乏对光线的掌控


下面这几个图,只有2张是105端 F4拍的,其余统统120端 F4 我截图其中一个图参数(挨个截图参数太累了)





有几个图在上面出现过,但为了体现下参数

这个图在最后我提供参数:

19525980.jpg

19526596.jpg

19526825.jpg

19526701.jpg

19526702.jpg

19488787.jpg




上参数一张,120端  F4 截图

19526824.jpg





50端左右,刻画特写,标头的视角,所以焦段非常方便

19504833.jpg




在很多时候,我用120端  还用F5.6光圈刻画特写,画质很棒(PS后的画质)

19515264.jpg



所以大光圈在很多时候不见得是你必须追求的,分什么场合用.

弱光照样战斗,只要你PS不太差,前期对光线有点观察力

参数:120端 F5.6 

19526826.jpg




最后一个问题,在很多时候,摄影是前期的想法和必须后期的,是必须,必须,必须后期

我上大量图片说明,同样是这枚镜头


首先是清晰度好画质问题:

上个帖子出现过这个图,既然是24 120 F4 的图,再出现一次吧,原图不太清晰(数码灰)

12779319.jpg


PS后放大

19524960.jpg



再放大

19524961.jpg



原图和后期对比,

12779317.jpg

19524941.jpg


PS后

19524943.jpg



PS后放大

19524944.jpg


PS后再放大


19524945.jpg



PS后再放大

19524946.jpg



150%放大

19524947.jpg




原图,随拍小景

12779320.jpg


PS后

19522875.jpg





一边开车,一边单手对焦抓拍,D810 24 120 f4 (莫学我,危险)原图惨不忍睹

19528602.jpg


PS后


19526595.jpg



旅游随拍的老房子,我发现这图非常适合做成农家小院的画意后期

19528601.jpg



PS后

19526834.jpg




看到一个老者在推着一些杂物垃圾在走,但中感觉差点什么,突然之间看到前方大概50米有环卫垃圾箱子,好吧,差点累死我,我一路奔跑追着老者,直到老者走到这个垃圾箱子面前,并且是合适的,理想的构图,我立刻按下快门(开车追,单手对焦,单手抓拍 D810 24 12 0 F4)


难度系数:

汽车行进中+单手持机+单手抓拍+带UV镜头+隔着汽车玻璃

有人问,画质能看吗?有PS就能看,没PS就不能看

19528604.jpg




PS后,突出主体,画质清晰

19526274.jpg



原图,惨不忍睹,各种杂物,但这图的意境我很喜欢,前期无法避免,那看看后期吧

19528603.jpg


PS后,


《我心向佛》

作为一名不太合格的佛弟子,这是一个让我肃然起敬的场景,不知不觉想起《金刚经》的佳句: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9518406.jpg



所以,是数码时代,你不但要会后期,在很多时候,你需要大手笔的后期,如果你后期,起码的画质都不会获得,更别说摄影作品了






24 120 F4 这枚镜头,有人说,室内弱光无法战斗,就是个18 55 素质?果真如此吗?您是实际用这个头大量实战拍摄过,还是用键盘拍摄过?





PS后的图,室内光线非常弱,我找了很多机位,自然光PS出图,跟我一起拍摄的人,好几个人说1.4光圈都不够用,我想说您不会找光源吗?不会找理想的机位吗?

19496628.jpg



找对光源和机位,不但F4够用,还可以1/200速度抓拍

19526837.jpg




PS后的图,室内弱光,原图几乎全黑环境,不怕,2张

19526838.jpg

19526839.jpg


你要有1/50 的手持能力,这是起码素养,而不是没有1/200没法手持成功

19526840.jpg


1/25的手持能力也是必须有(在很多时候你是没机会上架子的)如果你说F4光圈全开,我的手持能力太差,在没有1/100以上的手持能力,无法怕清楚,请您多训练手持和对焦能力

我经常在1/30以下,甚至更慢的快门速度手持

19526841.jpg




不但如此,还可以拍大场景人像,人像并非大光圈镜头的专利


比如:

521608613.jpg






所以在许多人说这头,光圈只有F4,弱光无法拍图,我在前面很多图都是在室内弱光下,抓拍,PS后出图,那么用不好这枚镜头的人无怪乎以下几点:


1 前期不会找光源和理想的机位(寻找理想光线是一个优秀摄影师的必备技能,而不是就靠1.4光圈镜头)

2 拍摄不思考,拿起来就拍

3 手持能力太差,没有1/100以上,甚至1/200以上无法手持清晰的(在无法带三脚架的情况,而且必须拍)

4 PS后期太弱,太弱

5 说到底,相机后面的头太弱







我们再来看下,50定和85定我拍的人文,您能看出和24 120 F4的区别吗?



尼康 50 1.4G 拍


《别样交易》

漫步街角,我让一阵互相感谢的话语吸引了过去,当时我刚好带着相机扫街,原来白色背心的老人家是卖家,而带帽子的老人是买家,而故事的主题不是交易这么简单,卖家生活非常拮据,摆摊的时候他的水果不慎碰倒,而且被路人不小心踩碎,这个带帽子的老人帮他逐一捡起,并且一定要买水果,卖家则真诚道谢的同时说道:您如果不需要不要买,刚帮我捡水果就非常感激了,看的出,带帽子的老人并不需要买这么多水果,或许仅仅源于一份恻隐之心,这是一个正能量的瞬间~




19526883.jpg



《百岁寿星》


尼康 50 1.4G 拍

去年拍的图,今年重新调了下颜色

我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分别在1994年 2002年 2005年 2016年去世,除了奶奶67岁离世,其余3位都超过84岁,均为善终,而我儿时在他们的眼皮底下长大,四位老人对我万般疼爱,玩了摄影以后对长寿老人格外关注,并且有一股说不出的亲近感,大概是看到他们,让我找回曾经亲人的味道,每当拍摄长寿老人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四位去世的亲人,是他们让我有权利出生在这个世界,而长寿者——必定心地善良方可求得,而我不一定能活到他们的年龄

19526842.jpg







85定拍


《生计》

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奶奶,为了生计在古城门下摆摊,推着手推车,实属不易,而我恰好路过,拍下这一幕,相比那些年纪轻轻,好吃懒惰啃老族,我不知不觉升起一股敬意,在这个年龄还能靠勤劳的双手自食其力

祝:健康长寿~




19526272.jpg


能看出和上面24 120 F4的图区别吗?勿喷我,当然有区别,85是专业人像头,我是想说,您要学会掌握镜头的特点,发挥优点,规避缺点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这枚镜头陪我走南闯北,从未失过焦,从24端到120端,由于焦段的无敌,加上PS的后期,是我人文,扫街,静物,小风景,小创意......也获得过全国人文摄影大赛冠军,拍了大量不同的题材,让我有了如此豪迈感慨,只要你会用,它一定为你发光,发热,镜头是你的老朋友,你要熟悉它,熟悉它没一根神经,这个世界没有完美的镜头,厂家出的不同镜头,各自有其优缺点,但看我们摄影人的发挥能力



摄影师就是天下兵马大元帅,镜头是你手下的将士,全部在你麾下听命


一个出色的摄影师好似军师,您手下的文臣,武将,在您合理的运用下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境,摄影师又好似一个企业的老板,镜头的不同类型(超广角,标变,中长焦,标头......)就好比你手下的员工(会计,审计员,保安,业务员,技术流......)您让适合做会计的做了保安,您让适合做保安的做了会计,您让适合搞技术开发的,做了营销,你让适合搞营销的去做技术开发,最后公司赔了,关门了,倒闭了,说到底还是老板的识人的问题,那么摄影人亦如此,没有拍出理想的片子,怪镜头有问题,这和一个失败的做生意的老板,有和区别?都是员工问题吗?



我所有摄影作品,全部手持,自然光,PS出图




写到这了,太累了,几个小时几个小时的战斗~





文章非常主观,若有误导,请您见谅




为了让给更多的的朋友不在器材上迷茫,我写了这么多,如果不介意,给我个赞,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个文章


https://ruoruchujian001.tuchong.com/(我的图虫主页有更多图文干货教程)


如果您感觉我写的真诚,用心,不忽悠人,麻烦您

1 关注我

2 点赞鼓励我

3 我的QQ:18972981(加时候注明:图虫网友)

微信:GAOZS001(加时候注明:图虫网友)

个人微信二维码(加时候注明:图虫网友)

195297471.jpg